图:2017年5月5日,中国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 摄影:沈铨
南方航空杂志:5月5日,国产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,引起了国内外的空前关注。而据南方都市报报道,在6日上午,在微信朋友圈上有一条消息称,有投机者借着此次试飞无风险套利,薅保险公司羊毛,大赚了一笔。对此记者经过求证,发现该消息不实,纯属网络段子。
5月5日下午14时许,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起飞,在持续飞行70多分钟后安全返航着陆。
早在4日,中国民用航空华东管理局就在其官网上发布《关于浦东机场启动大面积航班延误红色预警》的通告,称为了保障此次重大飞行保障任务,执飞期间机场通行能力下降,民航管理局决定在该时段内启动大面积航班延误红色预警。
然而,6日,在微信朋友圈上,却出现了这样一条消息。
消息大意如下:有投机者明知道因C919试飞,航班可能延误,于是把各大保险公司的延误险都买了一遍,结果不出所料,航班全部延误了,这让其“稳稳入袋近万”。
咋一看,还说的挺像那么一回事。
之后,记者向浦东机场运营的4家主要航空公司求证,他们均证实了5日下午确实出现大面积航班延误的情况。不过对于乘客索赔一事,他们均予以否认,称目前没有乘客进行索赔。
南方航空方面表示,他们机票搭售航空旅行险,乘客自愿购买。可在平安和阳光两家保险投保,“截至目前,还没有旅客向我们进行索赔”。
承德市保险理财顾问那英梅则表示,被保险人预订机票时,已获知可能导致其预定搭乘的航班延误的情况或条件,保险公司一般不负责赔偿。
在C919试飞前民航华东局已经向社会发布通告,对此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师、执业律师叶竹盛表示,像这种国家项目试飞、军事活动等,都属于“政策性延误”,一般是排除在各种保险理赔规定情形外的,也就是说,并不属于理赔的范围,“商家在制定相关理赔协议时,肯定会考虑到的”。
叶竹盛律师还表示,“靠薅延误险的羊毛收入万元,这样的传闻只能算是网络段子”。
据羊城晚报此前报道,在今年1月9日,国内42家航空公司对外公布了航班延误补偿标准。这些公司提供的补偿,仅限于“因航空公司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”。经梳理发现,这些延误赔偿标准,均在延误2小时以上,最多400元的经济补偿。
另有8家航空公司还表示,“无论何种原因造成航班延误或取消,航空公司均不提供经济补偿。”
【字体:小 大】 |